411au劲舞团官方网站(http://www.411au.com):2021年了,有人因为开发、出售《劲舞团》外挂被捕,还被判了刑
你没听错,2021年了,不仅有人还在玩《劲舞团》这个游戏,还有人在为它编写外挂——每个月都有5000人使用这个外挂。
据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5月26日,一起设计、出售《劲舞团》外挂软件的非法经营案在虹口法院开庭,法院审理后,认为《劲舞团》玩家张某某开发外挂“劲舞源源”,干扰官方服务器正常工作、总计非法获利近9万元人民币,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以人民币10万元。
2019年1月,张某某在网上下载了《劲舞团》游戏的源代码,基于此编写了一套外挂程序“劲舞源源”。玩家可以免费下载、付费使用这一程序。
“劲舞源源”能够绕开游戏系统,实现自动按键、自动空格、自动准备、开普通房、绕过敏感词过滤系统向其他玩家喊话、将游戏操作中的“MISS”改成“PERFECT”、开启计步器等等。令人惊讶的是,这么一个外挂程序就拥有5000月活用户,还获得了9万元的总收入。
“劲舞源源”外挂界面
案件消息公布后,许多人感到惊讶:“梦回2006”“还有人玩这个游戏的吗?、“劲舞团?这游戏这么长寿的么?”“最骚的是还有人玩还有人买挂”“上古空格键毁灭者”“我穿越了吗?”......诸如此类。
《劲舞团》的确还活着,目前仍由久游负责运营,最近还仪式感满满地开启了16周年庆典,活动的Slogan是“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一个游戏能够长久运营16年,总是有自己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游戏内购,直到现在,你在购物软件搜索“劲舞团”,还能检索到点卡链接——付款人数很多,销量还挺高。
点进游戏自带的论坛,还有不少玩家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寻找玩伴:
《劲舞团》官方微信的推送消息下,虽然阅读量只有两三千,但还是有不少玩家送上了16周年庆祝福: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劲舞团不仅活着,甚至可能还活得非常好。
00后的新生代玩家们对这个游戏即使一无所知,也属正常现象;但对于多数80后和稍年长的90后来说,它却近乎“非主流”“杀马特”文化的鼻祖,是曾经少男少女们在网上寻求因缘际会之所的不二之选。
《劲舞团》游戏大厅
2005年5月,由韩国T3 Entertainment开发的免费舞蹈类游戏《劲舞团》正式上线,同年引进中国国内,由上海久游网络代理运营。当年的《劲舞团》,说是一度火遍全球也不为过。
游戏设定起源于韩国漫画《Audition》,玩法则借鉴了现实中的跳舞机:跟随音乐节拍,在键盘上敲击屏幕显示的上下左右四个箭头,然后以空格键完成收尾。因为收尾动作过于潇洒,一度被戏称为“空格键毁灭者”。
左下左下上右……空格!
然而,在那个中国网游野蛮生长的时代,这样一款免费进入、零上手门槛的游戏却让无数青少年看到了一个光鲜靓丽的新世界(虽然今天看来实在有些磕碜就是了)。
一方面,游戏中伴舞音乐的质量毫不含糊。《劲舞团》收录了索尼、华纳、滚石、英皇、华谊兄弟、环球音乐等知名唱片公司授权的诸多音乐作品。
另外,《劲舞团》在人物外观自定义上拥有那个时代的网游少有的自由度。游戏本身免费,但虚拟角色的服装、表情、配件及功能道具等等则需要付费购买,而《劲舞团》在这方面颇费心思。
和现在《奇迹暖暖》这类流行的换装游戏一样,《劲舞团》凭借强大的外观系统(尤其是甜美的韩系女装风格),吸引了大批年轻女性玩家,这在当时的游戏市场可谓一大突破——那会多数游戏瞄准的潜在玩家都是男性。
在这个基础上,《劲舞团》又拥有对战系统、情侣系统、公会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社交系统,对渴望交流的青少年形成了巨大吸引力。于是在当时的网吧里有这样一句话,打CS,你只能认识兄弟,但是打《劲舞团》,你可以和MM交际。
于是,《劲舞团》实质上变成了一个“大型互动音乐聊天交友软件”,加上从来没有哪个游戏拥有如此平衡甚至女性多于男性的性别结构,中国早期规模较大的“网恋”浪潮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端于此。
随着《劲舞团》的用户越来越多,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那个时代,部分青少年玩家对游戏的态度过于狂热。他们创造了对成年人来说完全不知所云的“火星文”,又模仿游戏中虚拟角色的服饰、造型,形成了一种以奇装异服、发型千变为特色的着装风格,也就是,“杀马特”文化。
经由《劲舞团》游戏而结成的真人杀马特组合“葬爱家族”
更严重的是,当时的玩家对待虚拟社交关系的急速扩张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经验与防范意识,而相当一部分人又比较容易“学坏”,游戏中男男女女在聚光灯下的激情共舞很容易发展为冲动的线下关系。
在一些个案的催化作用下,《劲舞团》也开始陷入社会舆论的旋涡之中,逃课打CS的也许会被班主任当成坏学生,但逃课打《劲舞团》搞网恋、留杀马特头型的可能才是当时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少年”。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劲舞团》因灾情一度停服,同时网传辽宁一名女玩家公然诋毁灾区民众,称正是因为他们而导致自己没法玩到游戏,这点燃了广大网友的怒火。
一锤子给《劲舞团》定性的当属2009年央视的一期《焦点访谈》,这期节目直指该游戏“涉黄”、鼓励青少年“一夜情”。
曾有记者在2009年采访一名女性玩家,这位玩家直言,“到了2007年,《劲舞团》已经成为出名的‘一夜情’平台了,而且热衷其中的不少都是年纪比较小的玩家。”她对此感到很厌烦,并表示自己在《劲舞团》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骚扰。
就这样,曾经新潮光鲜的《劲舞团》,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
再之后,腾讯游戏的同类型竞品《QQ炫舞》顺势推出,以更为轻度的操作要求、更精致的画面效果迅速抢占了市场,也加快了《劲舞团》的玩家流失。
如今,《QQ炫舞》生命力依然顽强,2018年还推出了手游。但曾经那个作为市场开拓者的《劲舞团》却一路下滑,2016年的手游版本也未能挽回多少人气,大多数人应该都以为它凉透了,就和我们心目中的其他DeadGame一样。
不成想,戏剧性的消息就在昨天来临,提醒玩家们《劲舞团》还活着。看来《劲舞团》仍然还在正常运营,你在劲舞团贴吧能一直看到新的帖子。
豆瓣古早游戏怀念小组里,还有人在怀念《劲舞团》,发帖子的人或许不知道,这个游戏还在好好地运营,甚至还有不少的人出于虚荣心、成就感购买外挂。
虽说外挂这种东西,该打击的还是要打击,只是不知道,现在还在玩《劲舞团》的人,究竟是怀念过去、褪下一身杀马特行头的前不良少年,还是那些因游戏结缘的成年人,又或者只是想重温青春旧梦的中年人?
我们难以去判别个中细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劲舞团》这么个“Dead Game”,对于很多人来说依旧很重要。